樅陽在線消息 初夏時節,位于樅陽縣浮山鎮浮渡村百合種植基地的“七彩百合”次第綻放,繽紛多彩、芳香四溢的百合花吸引周邊游客前來打卡,或是三兩好友,或是一家三口,漫步百合花田,賞花、拍花、識花,樂享美好夏日。
近年來,浮渡村因地制宜,利用“合作社+農戶”“農業+旅游”等模式,打造以花卉種植、觀賞、加工為一體的產業鏈,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,帶動鄉村旅游。
據浮渡村黨委書記、村委會主任胡月明介紹,本地很早以前就有種植百合的歷史,只不過那時候因缺乏技術指導并未試驗成功。為了助力鄉村經濟的發展,2022年,浮渡村決定再次探索百合種植的新模式,在做好充分的調研工作以后,該村于當年9月正式開啟了第一批40畝百合苗的下地種植工作。
為了保證百合的品質,浮渡村特地邀請安農大的農學教授和本鎮農技站的農業專家,共同為基地發展“把脈問診”、擔綱承梁。在他們專業的技術指導下,百合長勢良好,去年5月首次迎來百合花開,同年10月迎來收獲,經過一個秋季的勞作,共采收新鮮百合2.1萬斤,其中售賣新鮮百合近600斤,洗粉2000余斤,預留1.8萬斤進行育種。
夏天賞花、秋天賣果,還能將果實加工成百合粉進行售賣,使農民們的口袋“富起來”?!盀榱藢崿F產業生產加工一體化,浮渡村利用村里閑置資產改建了百合加工廠,通過積極延長百合產業鏈,提升百合產業附加值,千方百計增加村集體經濟和當地群眾收入?!焙旅髡f。
為了最大化興村富民,合作社通過基地種植,積累經驗及時向農戶提供百合種植技術。如此一來,鄉親們不僅有了土地流轉的租金,還可以到基地務工賺取勞務費,學習百合種植技術,自己在家發展種植。村里會集中收購農戶產品,和基地的產品一起統一加工、銷售。60多歲的鮑松林是本地村民,現在在百合基地做長期管護工作,“我主要就是負責管理這個百合種植基地,日常工作有除草、施肥、攔網等,事情也都簡單,每年也能拿到8000多元的收入?!蹦壳?,該村通過百合基地建設,帶動70名農戶增加收入,同時幫助不能外出務工的人員解決家門口就業問題。
談到未來發展,胡月明表示,“這個項目目前以種植為主,下一步我們還打算擴種,同時以‘度假民宿+特色餐飲+團建活動+農耕體驗’為核心要點,將百合基地與休閑觀光旅游產業進行融合,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,讓村子越來越美,村民越來越富?!保S媛媛)
稿件來源: 樅陽在線
|
編輯: 陳施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