弟弟意外離世,他為侄兒侄女撐起一片天
煙墩街道濱湖欣園社區的濱湖桂園小區內,春風和煦,鮮花盛開。81歲的張道貴身體硬朗,說話中氣十足。
年輕時,張道貴在家務農,弟弟在外面學木工。在江蘇做木工的期間,弟弟認識了弟媳組建了家庭,婚后生育了3個孩子。雖然條件艱苦,但一家生活平淡幸福。轉眼來到了1987年,張道貴清楚地記得當年11月,身為木工的弟弟帶著弟媳一起到江蘇的岳父家打家具。為了省錢,途中倆人搭乘一輛拉化肥的機動車。不幸的是,弟弟從車上摔下來后,就沒有再醒來,留下3個孩子?!爱敃r大的才6歲,小的剛滿一周?!?/p>
一時間,孩子失去了父親,弟媳一人拉扯三個孩子在江蘇艱難度日。這時,張道貴站了出來,“我把兩個孩子接過來照顧吧?!睆埖蕾F悉心照顧侄子侄女視如己出。弟媳帶著最小的侄女改嫁后,他義不容辭地挑起了既當爹又當媽的重擔。
彼時,張道貴上有年邁體弱的老母親需要照顧,下有兩個年幼的孩子撫養,日子過得十分清苦?!暗艿軟]了,侄子侄女就是我的孩子?!睆埖蕾F說,“大人不管生活多艱難,都不能虧待孩子?!眲傞_始,他還相過幾次親。但是帶著兩個年幼孩子和多病的母親,介紹的姑娘只要聽到這個情況都沒有了下文。之后,他打消了相親、結婚的念頭。
“頭兩年還好,我的老母親還能幫我照看一下孩子?!睆埖蕾F回憶說,1990年母親生病住院,身背1萬多元債務的張道貴,賣掉了糧食才給母親籌集了住院的費用為母親治病,但母親還是去世了。照顧孩子的重任就落到了他一個人的肩上。
含辛茹苦善良大伯撫育侄兒侄女
照顧容易,養育難,侄兒侄女生活和學習的重擔便落在了善良、樸實的張道貴身上。別人家是白天割稻子,而張道貴是晚上。因為孩子小,需要照顧,白天他就放鴨子。晚上把孩子安頓好睡著后,他一個人到地里割稻子,累了就在田埂上睡一會,早晨再回去給孩子做飯。
隨著侄子侄女慢慢長大,光靠在家務農別說供孩子們上學,就連維持一家人的基本生計也很吃力。其間,張道貴除務農外,種過西瓜,養過鴨子。
“家里再苦,我也不能苦了孩子?!痹趶埖蕾F一言一行的影響下,孩子們成長為積極陽光的人。
孩子漸漸長大,張道貴就想著要讓孩子學習一技之長。于是,他又送侄女學裁縫、侄子學油漆工。孩子們也很懂事,不光是在學手藝上刻苦用功,還常常幫忙分擔家務,張道貴打心眼兒里覺得欣慰。如今侄兒侄女均已成家立業。
張道貴的好,侄子侄女也都記在心里,對他非常孝順?,F在,侄子侄女長大成人,都有了自己的事業和家庭,張道貴感到非常滿足?!半m然過程中有很多困難,但是現在都好起來了。趕上了好時代,很欣慰?!?/p>
侄兒侄女孝順一家人其樂融融
說起伯伯張道貴,侄子、侄女滿是感激,“他對我們的照顧與愛,三天三夜都說不完?!睘榱烁玫卣疹櫜?,侄子侄女選擇與伯伯住在同一小區,這樣伯伯有個頭疼腦熱的,他們也能及時知道;家里做了好吃的,有啥好東西,侄子都第一時間拿給伯伯;定期到伯伯家洗衣服、打掃衛生;侄女也是隔三差五到伯伯家送去吃的、穿的、用的?!拔椰F在是啥都不缺,衣服鞋子都穿不過來,都是侄子、侄女買的。我生病住院,他們更是寸步不離,悉心照顧,真是把我當親生父親來贍養了?!?/p>
多年來,張道貴用無私的愛和奉獻,為侄子、侄女搭起了“生命之橋”,彰顯了人間真情。2017年,他被評為誠實守信“合肥好人”。
而如今已81歲的張道貴,依然沒有閑著,成為濱湖家園社區的一名志愿者,他隨身攜帶一個本子,上面記錄著轄區90歲以上的老人名單?!?0歲以上的老人每天送餐,我幫助他們刷卡,了解老人情況,監督送餐飯菜質量?!睆埖蕾F笑著說。盡管住在濱湖桂園,但他每天都步行半個小時到濱湖家園做志愿者?!拔译m然人老了,但我精神不老啊。我就是想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,發揮余熱?!彼€表態,只要身體允許,他會一直做下去。(記者 何芳芳 通訊員 胡永東)
稿件來源: 安徽文明網
|
編輯: 喬婷
|